不只是勸世歌 臺灣唸歌節盛大登場 四大主題重現說唱藝術
- 樂樂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記者廖帷淞、許哲誌/南華大學報導】
為期四日的臺灣唸歌節於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盛大舉行,帶來四個不同主題的精彩唸歌表演,同時與舊物盛典合作擺設市集,帶我們夢回古早臺灣社會。
歌仔戲可以說是臺灣傳統藝術當中最廣為人知的劇種,那麼歌仔戲是從何處發展而來,現在普遍認為歌仔戲發源自宜蘭,當時的人會在閒暇之餘聚在樹下聽「歌仔」,日後便漸漸演變成歌仔戲。然而,就在歌仔戲活躍於臺灣各大舞臺的同時,當年的歌仔,也就是今日的唸歌似乎不斷在淡出人們的視線,見此情形,因不忍唸歌這項傳統文化就此消失,微笑唸歌團的儲見智團長決定舉辦臺灣唸歌節,邀請大家一起來欣賞曾迴盪在臺灣大街小巷的「臺式說唱」。
臺灣唸歌節舉辦至今已經來到第十一年,今年為各位觀眾們帶來橫跨兩個週末,長達四天的表演,力求讓唸歌愛好者們聽到爽,並且分別設計「樹仔跤聽唸歌」「江湖文武場」「南北大會師」「歌仔展新枝」四大主題,天天不重樣,天天有精彩。
活動首日「樹仔跤聽唸歌」還原早年人們農閒時聚集在村中的大樹下聽唸歌的場景,邀請各位觀眾在園區中廣場的大樹下歇息聽歌,熱鬧中帶了點古早味的悠閒。次日「江湖文武場」更加精彩,演唱唸歌與武功表演就如同今日的街頭藝人,但與街頭藝人不同的是,在醫療尚未普及的當時,會在表演當中穿插工商服務時間,進行藥品的兜售,形成有靜有動、文武雙全的表演。這次臺灣唸歌節也還原了當年的景象,邀請到少林洪家康師傅,帶來唸歌與武術交錯的精彩表演。
第二週,則由來自全臺各地的傳統音樂表演者帶來「南北大會師」除了原汁原味的唸歌,更有甚者將傳統月琴搭配上電吉他,將傳統歌本以全新風格呈現,形成充滿傳統氣息,卻又有著現代流行樂節奏感的創新樂曲。最後一天「歌仔展新枝」,歡迎各路唸歌新秀登臺表演,儲團長表示,只要一年增加兩、三個,十年後就有三十個人。可以說,這些新秀就是唸歌文化未來的希望。
今年的臺灣唸歌節同樣邀請到已經合作第四年的舊物盛典進行合作,讓觀眾在欣賞唸歌表演的同時也可以享受懷舊物品中由時間沉澱出的獨特韻味。市集不只有專業舊物、黑膠唱片、古著等,更有民眾們從家中帶出的二手小物,整個市集因此更增添了一份熱鬧。
談到舉辦活動遇到的困難,儲團長不由得有感而發,字裡行間描述著大眾對唸歌的成見,大多數人在聽聞唸歌時的第一個聯想便是「勸世歌」,勸世歌確實是唸歌當中最知名的一段,但若提及唸歌就等於勸世歌那就如同提及臺灣就等於臺北101一樣,是一種嚴重的誤解,可就因為這樣的誤解,使儲團長在主辦活動之初困難重重,儘管如此,這些遭遇也更加深了他推廣唸歌的決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