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傳播系原創舞台劇《璀璨奏鳴曲》即將登場——青春與真實 交織的樂章
- 5月2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南華記者蔡幸穎╱綜合報導】
由南華大學傳播學系師生共同創作、製作的原創舞台劇《璀璨奏鳴曲》,將於 2025 年 5 月 9 日(五)與 10 日(六)在嘉義民雄表演藝術中心正式登台演出。本 劇結合戲劇創作、新聞編寫、Podcast 實作等課程成果,透過劇場語言完整呈現學 生對生活、社會與自身成長的真實反思,是一齣屬於年輕世代的青春交響詩。
《璀璨奏鳴曲》並非一般的劇本改編或商業演出,而是由學生親身經歷與觀察出 發,結合傳播學系四年所學,以高度原創性編排出屬於這一屆學生的「生命劇 場」。導演表示:「我們的劇情核心,完全建立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實作經驗之 上,例如戲劇製作、新聞寫作、雲豹舞台劇、記者實務等,透過這齣戲,讓所有觀 眾都能看見傳播教育的厚度與溫度。」
作為指導老師與導演的賴正杰老師,在劇組中扮演核心統整的角色,帶領學生將零散 的故事與片段化的練習,融合為一齣完整具體、情感濃烈的劇作。副導演坦言: 「我們劇組沒有過多的硬性要求,但我們每一次排練都要求進步。哪怕只是多記住 一句台詞,或多找到一點情緒的角度,我們都會視為成果。」
舞台劇中的演員們飾演的角色多樣、情緒跨度極大。例如其中一位黃乃桂演員從開場的批判性路人角色,轉為敘述與父親故事的獨白者,再到即興互動的 Podcast 主持人, 也有其他演員需扮演經歷癱瘓的父親。這種角色間的高轉換與情感深度,對學生而 言是一大挑戰。「每次演到父親那段,我都要強迫自己回想起那段記憶,演出不只是演,而是真實情感的重現。」他分享道。老師因此給予建議,平時練習可念過就好,保留情緒到正式演出時爆發,以減少精神消耗。
然而,排練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劇組曾因劇本產出延遲、排練時間有限與演員分身 乏術等原因,面臨進度嚴重落後的狀況。副導演說「我們常常只能在禮拜三或禮拜 二額外排練,大家還要兼顧課業、實習、打工,要湊齊人真的很難。但大家都願意 私下練習,努力補上進度,這點真的讓我很感動。」在製作過程中,也曾因為部分 演員表演未達標準而面臨調整壓力。某些演員無法掌握舞台劇特有的誇張表現手法,或是在語氣、情緒掌控上不夠穩定。面對這些挑戰,導演選擇以溝通與陪伴為 主。他表示:「每個人進步的方式不同,有些人適合模仿學習,有些人需要反覆練 習。我們不責怪任何人,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去觀察、去感受表演的節奏與情感。」 除了技術層面上的磨合,劇組更致力於讓每位角色都有「記憶點」。賴正杰導演認為,觀眾能記住一齣戲,不在於主角多麼光芒四射,而是每一位角色是否都有所共鳴。他補充道「每個演員都有特質,我們的任務就是放大那個特質。像飾演中風老人的大四畢業生蘇聖瑋,雖然不是第一次演,但他依然能在這次呈現出新的角度。」。
《璀璨奏鳴曲》也特別設計互動性極高的橋段,如 Podcast 主持人段落,演員需隨 機邀請觀眾上台訪談,即興應對。「這段是我最怕的,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因為完 全無法預測會發生什麼。」該演員表示,過去累積的表演經驗成為他的救命繩, 「遇到突發狀況時,就是靠經驗,想辦法穩住情緒,接下去演。」
面對即將到來的正式演出,劇組雖然壓力龐大,但並未因此亂了陣腳。導演強調: 「我們會不斷修改、補強,把不好的去掉,把最好的呈現給觀眾。」學生們也坦 言:「這段時間真的沒有人笑得出來,但大家都願意咬牙苦撐,因為我們想讓這張 票,值回票價。」記者會、彩排到正式演出,學生們不只在舞台上歷練表演技巧, 更在過程中學會了團隊合作、面對壓力與突發狀況。導演也希望藉由這次經驗,讓 學生了解舞台劇的真諦:「它沒有 NG,只有一次機會。人生也是一樣。」屬於傳 播人的青春將於《璀璨奏鳴曲》中綻放最絢爛的光芒。這不僅是一齣戲劇,更是一 段用汗水、眼淚與笑聲譜出的青春奏鳴,誠摯邀請您走進劇場,一起感受那份熾熱 與真誠。



南華大學傳播系提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