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堅硬土地上發芽的柔軟夢想——民雄小硬厝的故事
- 樂樂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記者丁怡文、張榕容、林映筑/嘉義民雄報導】
一棟位於嘉義縣民雄鄉雙福村,原為老宅的建築,經過青年創業者黃喆梵(綽號大牛)親手整修與改造,成為充滿地方情感與文化記憶的咖啡空間「小硬厝」,近年來悄悄成為社區交流與青年創作的新據點。
「小硬厝」的命名,源自雙福村當地土壤堅硬的特性,結合長輩口中的舊地名「小定厝」,象徵這座咖啡廳對土地與在地記憶的深厚連結。建築本體是由大牛的父親於40年前設計建造,經他重新整修後,保留了原始的西式窗框與老屋質感,融入生活感擺設與藝術畫作,營造出舒緩而溫暖的氛圍。大牛說,「我只是很想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咖啡廳,慢慢做、慢慢堆疊,就這樣走到了今天。」

不僅是供應咖啡與甜點的場所,小硬厝更逐步成為民雄社區內一處匯聚夢想與創意的交流平台。開店初期,大牛便提供空間讓朋友舉辦音樂治療講座,之後也陸續推出花藝課程、占卜活動,並成為附近學校學生社團與讀書會的固定聚會場地。近年來,小硬厝更積極開放空間給在地藝術家與學生進行小型展覽,讓作品有機會被社區看見、被旅人欣賞。

大牛說,很多活動不是為了辦而辦,而是希望這裡能成為一個實踐想法的起點。」他也透露,未來計劃進一步推動藝術家駐店創作,讓咖啡廳不只是品味飲品的地方,更是孕育文化、激盪創意的基地。他相信,只要提供一個平台,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實現夢想的一種方式。
「我希望這裡能成為一個讓大家嘗試、實現想法的空間,不只是來喝咖啡而已。」大牛表示,小硬厝的初衷就是「讓人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好好聊天」。
店內菜單也富含故事性。除了最初的手沖咖啡,陸續加入顧客建議的花果茶與奶茶外,大牛還將留學澳洲時喜歡的「澳洲肉派」與親手研發的「重乳酪蛋糕」納入菜單,讓餐點成為他人生旅程的延伸。
展望未來,小硬厝也計畫推出結合地方農產的特色飲品,例如使用民雄盛產的鳳梨開發新商品如鳳梨咖啡等,進一步深化與在地產業的合作與連結。大牛表示,「一定會想融入在地特產的,希望可以跟民雄在地有更深的連結,現在也積極的在找尋管道了。」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小硬厝以一種緩慢而真誠的方式,為民雄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從地方出發、與社區共生,大牛用一間咖啡廳實踐了對家的想像,也為這座鄉村角落增添一份溫柔的亮光。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