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學生舞監到獨立製作人──葉恩妮的幕後人生

  • 作家相片: 樂樂
    樂樂
  • 5月2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記者廖帷淞、許哲誌/南華大學報導】


《2025臺灣唸歌節》、嘉義民族管弦樂團《山水情長 詹永明教授兩岸三地師生音樂會》、數發部數產署「地方文化特色整合5G應用與落地計畫」《文明馴服》等表演藝術展演擔任舞臺監督,後又以獨立製作人的身分主導多場大型藝文活動的葉恩妮,自高中以來便走在表演藝術的道路上,大學時更是受到國寶級大師的青睞,在舞臺幕後大放異彩。


談到為何會就讀戲劇相關科系,葉恩妮回憶到,在她13歲時觀賞了首次來到臺灣演出的《歌劇魅影》,這在她小小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好奇的種籽,好奇舞臺上神奇的一切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好奇如此精彩的演出是如何呈現在觀眾面前,在不久的將來,這顆種籽將長成一棵大樹,將她推向一條常人難以想像的幕後生涯。


在升上高中的那一年,年僅16歲的葉恩妮毅然決然放棄在當時家人眼中更加穩定的餐飲科,身為臺中人的她選擇北漂就讀華岡藝術學校戲劇科,從此與表演藝術結下了不可磨滅的緣分。而在選擇大學的那一年,再度聽從心中小小的倔強,決定在戲劇的道路上一往直前。


在葉恩妮考大學的過程中曾發生過一段小插曲,當時她的目標科系其實是文化大學戲劇系,然而,儘管她已經在執行許多學生製作與畢業製作的同時抽出空閒時間前往補習班強化學科,卻仍舊以一級分之差遺憾落榜文化大學戲劇系,轉而就讀文化大學的國劇系。不過,談到這段過往,葉恩妮卻認為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因在國劇系能學習到許多傳統戲曲相關的知識,這對本就對歷史有興趣的她而言可說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談到為何會成為一名舞臺監督,葉恩妮與我們講述了一段令人震驚與佩服的經歷。在讀大學時,她與同樣從華岡藝校畢業的同學們,因過去高中時的經歷,在製作上相較其他非科班出身的同學們有更多的經驗,再加上她在課餘時間時亦有獨自在劇場打工,因此時常在製作中被推派為學生舞監,就在某一次的排練過程中,她被碰巧路過的李寶春老師指派,擔任當年國劇系與哈佛大學聯合製作的舞監,與一眾至今仍然領導業界的專業設計師合作。葉恩妮坦言,這個製作帶給她相當大的壓力,甚至一度患上足底筋膜炎,但也正因此次的製作,她自費購買了許多舞臺監督的相關書籍、並前往各個業界的工作室去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舞監,在這過程中也漸漸意識到舞監的意義,這才讓她真正走上舞監的道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即便到現在,葉恩妮在回想起此事時仍只能說感謝老師的提拔。若沒有那段經歷,或許也不會有現在的一番成就吧。


古人有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李寶春老師或許就是葉恩妮的伯樂,在那之後,李老師也幫她寫了碩士班的推薦信,並且在她大四下學期時讓她進入李寶春老師的「臺北新劇團」工作,擔任藝術行政一職,有趣的是,如同當初作為舞監管理多名行業菁英,這一次李老師同樣讓大學未畢業的她管理二十幾名年齡比她大許多的前臺服務人員,這讓葉恩妮再度泰山壓頂。一年後,再度轉職為舞監的她擁有了更加豐富的經驗,讓她的舞監工作更加得心應手,這些經歷也為她未來成為獨立製作人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她的眼中,無論是活動的獨立製作人抑或是表演藝術中的舞臺監督皆是一體的,並不算斜槓。


因受到李國修老師的座右銘「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的影響,時至今日,成為獨立製作人的葉恩妮仍不斷的精進自我,當她發現臺灣的文創產業似乎始終充滿各種手工藝品時,「讓表演藝術活躍在文創的舞臺上」這個想法便出現在她的腦海中,當時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擔任舞監的她權衡利弊後,決定在南華大學的文創所再度進修碩士學位,期許有一天能成功將表演藝術融入文創產業。


現職百合文創企劃總監的葉恩妮(葉恩妮提供)
現職百合文創企劃總監的葉恩妮(葉恩妮提供)

Comments


  • Line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A: 62249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T:(05)272-1001 分機 2411

M: Ted79501@nhu.edu.tw 郭助理

  • White Facebook Icon
  • White Twitter Icon
  • White Pinterest Icon
  • White Instagram Icon

 我不在教室,就在拍片路上!!

Copyright © 2018 NHU COMMUNI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南華大學傳播學系(所),請詳見使用規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