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鄉歸來,讓老家重生——一間咖啡廳的療癒故事
- 樂樂
- 5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記者丁怡文、張榕容、林映筑/嘉義民雄報導】
在嘉義民雄鄉某條蜿蜒的鄉間小路上,,藏著一間讓人一走進就感受到「悠然與自在」的純白色的建築名叫「小硬厝」。沒有醒目的招牌,沒有浮誇的裝潢,卻因為它的故事與靈魂,成為旅人與在地人心中的秘密角落。

這間店的主人,是一位曾在澳洲留學的黃喆梵,朋友都稱他大牛。他國中還沒畢業便前往澳洲求學,一路念到大學,雖然因為簽證的問題未能完成學業就回到了台灣,卻也開啟了一段獨特的生命歷程。大牛笑著說:「以前也沒特別分享這些,因為也不覺得重要,但回頭看,其實都成為現在這家店的養分。」

回到台灣之後,他一邊完成大學學業,一邊教英文維生。後來,他嘗試過各種不同工作:從外籍移工仲介、化學原料外銷,到餐飲與背包客棧的經營,每一段經歷都為他累積了不一樣的視角與能力。「其實我一直在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直到有一天,我在疫情期間腳嚴重受傷,工作中斷,才讓我真正停下來思考:什麼是我想留下的?」
結束東奔西跑的生活後,他暫時搬回了家族的老宅——一棟由父親親手設計、建於四十年前的房子,有關家族的童年的回憶都在這棟房子裡,後來租給中正大學作為地方創生空間。當那段合作結束後,老宅再次空下來。他決定著手整理,自己動手修窗、補牆、粉刷,一點一滴讓這座空間重生。
大牛是一位有個性的老闆,他笑著說「我本來只是想賣簡單的黑咖啡和乳酪蛋糕,一天賺個幾百塊可以吃飯就好。」。但隨著客人們的建議與回饋,他的菜單逐漸豐富起來。從西班牙朋友傳授的烘蛋、法國學甜點的花蓮朋友寄來的乳酪塔,到來自澳洲的經典肉派,每一道餐點、每一杯飲品,幾乎都是他生活經驗的縮影與友誼的延伸。

「我不是專業咖啡師,也沒有在咖啡店工作過,這家店的樣子,其實是一路慢慢長出來的。」他謙遜地說。從原本只有三樣餐點,到現在供應無咖啡因飲品、自製酸奶乳酪、靈感來自 Netflix 美食紀錄片的全新甜點,每一次調整,都來自與顧客的對話與生活的體會。
店裡沒有華麗的機器,有的是手沖的堅持與真誠的對待。他說:「我不想把自己做死,也不希望客人不開心,所以會誠實告訴他們,現在前面還有三組客人,你願意等就請坐,不願意也沒關係,下次再來。」
這間咖啡廳,不只是賣食物與飲品的地方,更像是一個療癒與安放的所在。大牛常說,他媽媽希望這個空間能「溫柔地接住每一個人」。而他,也用他的雙手、他的故事、他的食物,實實在在地做到了這一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