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指揮國樂的心靈旅程——張浩淳的初心與蛻變樂章

  • 作家相片: 樂樂
    樂樂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記者李明菖/王妤安南華大學報導】


音樂是一場心靈的旅程,有人因熱愛而投身,有人因緣際會而踏入,而擁有豐富音樂背景、現任國樂團指揮的張浩淳,則是從歌唱出發,最終成為一名國樂指揮。他的音樂旅程從家庭卡拉OK開始,歷經音樂班的磨練、高中社團的探索、大學專業的沉澱,最終在指揮的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的聲音。張浩淳回憶起音樂的啟蒙,笑著說:「其實最初喜愛音樂的基礎是唱歌。」幼稚園時,家中有卡拉OK機,家人們經常高歌,這讓他對音樂產生興趣。然而,真正讓他踏上音樂之路的契機,是國小三年級報考音樂班。當時,他對音樂充滿興趣但缺乏基礎,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參加考試,結果意外考上,從此音樂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開啟了他的音樂旅程。


國立東華大學-國樂社學生指揮 張浩淳同學 受訪者_提供
國立東華大學-國樂社學生指揮 張浩淳同學 受訪者_提供

到了高中,張浩淳原本沒有選擇音樂班,但後來因為學校社團的吸引力,他加入國樂社,並開始擔任幹部。正是在這個時期,他初次嘗試擔任實習指揮,承擔帶領團隊的責任。對於當時的挑戰,他坦言:「起初壓力很大,因為從小到國中七年的時間都是『玩音樂』,而不是『帶領音樂』,但當我逐漸熟悉社團的運作,開始對這個團體產生熱忱,才明白指揮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領導與傳承。」


進入東華大學後,張浩淳的指揮風格與技巧開始轉變。「大學的音樂環境更加專業,指揮不只是站在台上揮手,而是要考量團隊溝通、排練策略,甚至教學方式的調整。」他指出,在社團中學習指揮,與音樂班正規的指導方式不同,他沒有受過傳統指揮課程訓練,而是透過觀摩其他指揮的表現、自學影片,並積極向老師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指揮技巧。這種自主學習的精神,讓他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指揮風格。


談及風格特色,張浩淳表示:「指揮的核心在於詮釋音樂的情感。」他認為,指揮不只是技術性的揮手,而是將內心的情感轉化為動作,帶領樂團呈現最真摯的音樂表現。特別是在國樂的領域中,指揮更需深入理解樂曲背後的文化意涵與聲音色彩,掌握各類傳統樂器的特色與張力,才能精準引導樂團達到細膩且具有東方美學的音樂呈現。這種對國樂的熱愛與深刻理解,使他在指揮的路上越走越穩,逐步塑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在眾多的音樂經歷中,張浩淳特別提到了高二時隨崇正國樂團前往奧地利維也納演出的經驗。「那是我人生中的重要轉捩點!」他興奮地回憶道,「站在音樂之都維也納演出,讓我深刻體會到音樂的國際性,也更加確信自己未來要走音樂這條路。」這場演出不僅讓他大開眼界,也讓他對音樂的未來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對於未來,張浩淳希望能夠讓國樂社的學弟妹們理解,學習音樂不僅僅是技巧的磨練,更重要的是心態的建立。「不管有沒有基礎,最重要的是學習的心態,因為心態決定了你是否願意持續進步。」他希望能夠透過自身的經驗,帶領更多年輕人認識國樂的美,並將這份熱愛傳承下去。


指揮,是音樂的靈魂;而張浩淳,則以他的熱情與堅持,揮灑出一篇篇動人的樂章。他的音樂旅程,從初心出發,經歷挑戰與成長,最終蛻變為獨當一面的指揮者。未來,他將持續在這條道路上前行,為國樂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希望。


張浩淳同學(中)指揮演奏實際拍攝。受訪者_提供
張浩淳同學(中)指揮演奏實際拍攝。受訪者_提供


コメント


  • Line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A: 62249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T:(05)272-1001 分機 2411

M: Ted79501@nhu.edu.tw 郭助理

  • White Facebook Icon
  • White Twitter Icon
  • White Pinterest Icon
  • White Instagram Icon

 我不在教室,就在拍片路上!!

Copyright © 2018 NHU COMMUNI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南華大學傳播學系(所),請詳見使用規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