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48位全球好手同場競技以縱鶴拳「蝴蝶穿花」套路參加決賽勝出
【記者吳書誼/南華大學報導】
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決賽,8月28日在紐約米德爾敦(Middletown)圓滿結束,南華大學學務處生活輔導組及服務學習組組長林奇憲以縱鶴拳「蝴蝶穿花」套路參加決賽,獲得南方拳術組銀獎。此次比賽分為拳術類、南方拳術類、器械類,其中48名進入決賽(其中台灣有17位),最後9人摘銀,25人獲銅獎,金獎從缺,參賽選手有來自中國、台灣、美國、越南、哥倫比亞等11個國家。
回顧起會參賽的機緣,林奇憲說道,其實在14年前第一屆新唐人武術大賽時,就有朋友推薦他去參加,但因為自身工作事務繁忙無法成行,但心中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實現這個夢想,今年剛好在比賽日程上有機會可以到美國比賽,加上學校主管以及家人與朋友背後的支持,終於讓他如願以償。
從備賽過程到參賽過程中,林奇憲最大的感觸就是遵循傳統,傳統武術最重視的就是武德,在縱鶴拳的拳經及拳譜中,開宗明義就談到了武德。他認為,「主為修身兼養性,朝夕勤練百年身」,和武德是相輔相成的,拳術學到最後,最重要的是以修身養性為重。備賽過程中,林奇憲不斷回想師父教授他的過程,「意在筆先,意在拳先」,是師父以書法比喻拳法的一句話,如果猶豫了,那個拳勁就會斷掉,打出來的拳味就不對了。
在決賽中,林奇憲以縱鶴拳中「蝴蝶穿花」套路參加決賽,在準備比賽過程中,他表示:「每一招每一式,我都會記起當年師父是怎麼教我的,他說了什麼話,甚至我會想起來一些細節,有一種儀式感,雖然師父已經過世一段時間了,但是我找回了跟他的一些連結,我感到很欣慰。」林奇憲一直在思考傳統文化是什麼,加上傳統武術不容易被看見,於是他把師父教給他的拳法原封不動的拿出來參加比賽。
此外,他憶起師父從想要把傳統拳法與現代相結合,走出精簡風格,但是到了最後卻發現沒有改變的必要,因為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如此妥當。這也是為什麼林奇憲會以最原汁原味的方式在決賽盡量準確的表達出來,他也認為自己還有些許不足的地方,「這次比賽金獎的從缺,可能就是我們尚有要更加努力的地方吧。」
林奇憲也提起,最一開始會想要練拳,是在讀幼稚園時,在太陽底下一分鐘就會開始流鼻血,躺在床上會覺得自己很虛弱,因此便萌生出想要變強的想法。到了七歲時,父親帶他前前後後看了兩次以上李小龍的《猛龍過江》這部電影,讓他下定決心要練拳。後續在求學過程中開始接觸柔道、太極拳等拳法,但在長期練習太極拳下,林奇憲發現有一些根本問題無法解決,像是真正的剛柔相濟,傳統太極拳講究一碰即能使人跌出丈外,但一般太極拳太過於鬆塌而無法做到,更關鍵的是真正會運用鬆柔之功的師父很少見。
於是林奇憲便到處尋師訪友,尋遍了大半個台灣,在一次偶然下尋到了縱鶴拳門的林英明師父。第一次林英明不願意收徒,第二次時候應了林奇憲的要求,示範了鬆柔的發勁,在輕輕一轉掌彈抖之下,讓林奇憲感受到一股跌坐到對向沙發的力量,也讓他真正認定了縱鶴拳就是他想要學習的拳法。
林奇憲也提到,在學習縱鶴拳後,他在學校社團,如武術社、鶴法研習社以及現今的道家太極拳劍社教導學生,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缺點並加以修正,這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並鼓勵學生在學習拳法後可以教導他人以持續傳承下去。最後,他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出國參加國際性比賽,是人生當中很好的磨練。」,也很感謝學校主管還有家人的支持,讓他可以在疫情期間請這麼長時間的假到國外練習及參賽。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