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變舞台 孩子當主角──島語實驗室讓媽祖遶境更有戲
- 樂樂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記者林芓辰、王佳潔、陳鵬亘/雲林縣大埤鄉報導】
2025年4月20日,農曆三月二十三,嘉興村迎來一年一度的媽祖誕辰遶境,全村老小齊聚泰安宮廟前,鞭炮聲、鼓聲此起彼落,村裡頓時熱鬧非凡。今年的遶境隊伍中,一群身穿戲服的小孩成為一大亮點。他們來自「島語實驗室」,透過「媽祖行動劇場」的方式,以戲劇走入信仰,讓這場傳統活動注入滿滿創意與青春活力。
今年行動劇場繼續與「台灣布景文創館」合作,道具從最初的紙箱與油漆,升級為量身訂做、可多次使用的布製戲服。每位孩子都有專屬角色與服裝,走在遶境隊伍中不只成為焦點,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與價值。有參加的小朋友表示:「穿上戲服真的覺得自己是神明在幫忙走村,很有趣!」這些孩子不僅來自嘉興村,也包括每週從外地來上文化共學課的家庭。他們在排練過程中,不僅親手製作自己的戲服,還學習了台語歌,讓這場結合了文化、創意和信仰的活動,成為了一個獨特的社區文化體驗。
島語實驗室創辦人王如璇分享,三年前他們觀察到嘉興村遶境中年輕人幾乎缺席,整場活動幾乎由長輩包辦,讓人不禁想問:「村子裡不是有年輕人和小孩嗎?為什麼這麼重要的日子裡,看不到他們?」於是,他們結合劇場創作,規劃出「媽祖行動劇場」,邀請嘉興國小的孩子來演媽祖故事,從演戲出發,穿戲服走進隊伍裡,一步步帶孩子靠近信仰。
第一年孩子參與後,竟牽動整個家庭回流。王如璇笑說:「只要小孩要走,爸媽就會一起來,還會幫忙搬道具、拍照、顧水。」許多家長從原本覺得遶境「每年都一樣、很無聊」,到後來主動參與,長年於外地工作的青年也因此回村。
第二年開始,因緣際會下與虎尾高中合作,把田野調查社的學生也共同參與,島語實驗室中出社會的學長姊揪同事一起來演出,從國小、到高中、到職場青年,形成一條活生生的「文化參與鏈」。
王如璇表示,「我們不是要取代傳統陣頭,而是讓孩子用熟悉的方式、重新認識信仰。」從劇場走入遶境,從孩子牽起大人,這不只是年度活動,而是一場跨世代的文化行動。在孩子領路之下,大埤嘉興的遶境隊伍,正一步一步走出屬於下一代的信仰之路。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