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樂樂

聯合報雲林記者 黃于凡樂為地方發聲

通過3個月嚴格試用期成為正式記者 幫當地居民發聲 雖然疲累卻樂在其中

【記者吳淑滿、陳姵璇/雲林縣斗六市報導】


從小認為許多媒體報導都非常偏頗,必須要拯救這個混沌的世界,所以高三時就立志將來一定要當記者。」去年6月畢業於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的黃于凡,畢業後於台中的新一代網媒撰寫新聞稿,直到今年3月在張裕亮院長的介紹及因緣際會下,進入聯合報雲林縣擔任駐地記者,在經過3個月嚴格的試用期後成為正式記者,開始為雲林這片土地發聲。

聯合報雲林記者黃于凡。

在校期間黃于凡曾擔社會科學院院長 張裕亮兩年半的院深耕助理,認真負責的態度及高品質的績效,讓張裕亮留下深刻印象。由於對記者這項行業興趣盎然,黃于凡在校期間參與過採訪工作,並且擔任雲報總編輯,當時要督導主編、記者及編輯,進行採訪題目的發想、新聞報導的採寫、版面編輯,以及最後的送印,從中學習到完整的編採實務。同時,黃于凡在大學時期總共累積了5篇新聞稿,且出刊過4期的報導,大學畢業後,便踏入職場成為社會新鮮人。通過聯合報記者試用期間,黃于凡可說是卯足全力且精疲力盡,每撰寫一篇新聞,當月的點擊率都必須達30萬以上,且報導觸及率也攸關目前職位是否能再升高一個位階,對於剛踏入職場的她來說,是既艱難險阻又重任在肩的一件事。

目前擔任雲林縣駐地記者的關係,只要是在雲林縣內發生的事情,黃于凡都要前往報導,標題發想時大多要考量具有行銷性意涵,才能促使閱聽眾們點閱內容的動力。雖然都是同一家聯合報記者,不過有時候會為了增加業績,黃于凡也會搶先報導不是自己採訪地區的範圍。

對黃于凡來說,雖然當記者有時候真的神勞形瘁,但卻樂在其中,因為不僅可以幫當地居民發聲,也能幫助到其他人累積功德,畢竟人是要有互助的。黃于凡譬喻道,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所以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對目前的記者工作,黃于凡稱心如意,與她先前預期相差無幾,並且還比想像中認識更多人,更擴大人脈,同時認識各行各業人士,對撰寫報導時就更加方便。

在採訪過程中,對於要如何跟受訪者提問題,黃于凡說道,當場可以直接與受訪者提問,需注意的是要問對受訪對象,不可以直接問當事人,要從當事者身邊的人旁敲側擊。黃于凡舉例說,若今日某校高中老師出軌詢問學校,這時校方會將此事件壓下來假裝若無其事,如果轉移受訪對象到家長會長,他一定會說。

黃于凡分享了採訪時一個重要的技巧,越嚴重事情就要越輕描淡寫地詢問對方,這樣對方才會呈現出真實情緒。她補充道,另外也要和警方建立良好關係,可以泡茶、聊天、多互動、多出現在他們面前,起碼要讓別人記住自己的長相,之後看到自己可以被叫出名字的話,就代表已經成功了。

自從進入聯合報後,對黃于凡來說最大的收穫是提早變成熟,由於接收到的層面、知識較廣,對人的觀察力也變得較敏銳,可以很快察覺到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否能真心待人處事,與同輩相較之下成熟許多。

俗話說,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背後的團隊,黃于凡表示,報社長官曾經舉辦過新聞寫作比賽,除了長官的指導,也有資深記者分享許多採訪技巧,其中也包含記者採訪時如何提問,同時分享並不同類型新聞需要找哪些適合的受訪對象。黃于凡補充道,主要是經驗傳承,很多都是經驗豐富的資深記者,自己可以從中學習,不懂或不會地方可以觀察別人怎麼做學會跟著做,也可以多看其他人的新聞內容有哪些觀點切入,有什麼訊息是自己沒用到的,下次就會把它加進去。

同時,黃于凡指出,當記者最主要任務是無論自己在哪裡,只要有案發事件,都要立刻衝現場,且願意去火災現場、命案現場、土石流現場等……;尤其現代日新月異的科技,人人都可以是記者,新媒體時代只需要開直播報導現場狀況,也可以在第一時間搶得報導快訊。黃于凡說道道,藉由多看別人的報導,來提升自己下標寫報導的能力,警局也會有情報收集單位提供資訊作為參考,只要堅持不懈,就會邁向成功的道路。

黃于凡提醒對未來有興趣擔任記者的學弟妹們,有一項最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不忘初心,就能夠在這個行業堅持下去,畢竟文筆的好壞是可以透過多寫多訓練,累積經驗,因此若想成為一位好的記者,有心最重要。


聯合報雲林記者黃于凡。




18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