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渡對」老屋改建 碾米廠成在地食堂

  • 作家相片: 樂樂
    樂樂
  • 2023年4月2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全家齊心打造鐵路旁老屋食堂 提供精美餐點

【記者陳榆靜/嘉義縣民雄鄉報導】


嘉義近十年持續推動老屋重建,其中位於民雄鄉鐵路旁的「渡對」,至今屋齡已有七、八十年,在父親李英哲及其家人共同經營下,透過重整、補修屋體結構,加上運用舊物,及保留原有的老宅元素,將舊碾米廠成功改建為在地食堂。

 

對於當初創業,李英哲說道,起初沒有特別選定以食堂為主,後來因女兒學習烘焙,且妻子喜好料理,才萌生做餐飲的想法。因此,李家四口開始共同規劃,並對老屋進行改建。李英哲接著分享道,當初碾米廠主人,將廳堂修整為販賣米的場所,後來因超市出現失去通路,使賣米逐漸式微,也因年長者逐漸老去及年輕人向外發展,老屋因此空閒許久,屋主於是將老屋出租。

 

在重建為食堂前,也有不少行業進駐,使屋體結構遭受破壞,後來由李家四口精心策畫,將牆、地面破損之處做修補,及拆除原有的天花板,並調整梁柱位置,使其更加凸顯空間通透性。另外,在風格設計方面,兒子李雨仰補充道,在規劃時,都盡量保持老屋原有的型態,來保存老屋的味道,並將父母親所蒐集的舊物擺放至店內,希望呈現「家」的感覺。

然而,李家四口花費一年多的時間,來進行規劃及重建,過程中也遇到不少難題,李雨仰表示,印象中最大的難題在於該如何處理老屋改建的問題。李英哲則表示,踏進第一步最為困難,由於老舊房屋閒置許久需要清掃,加上經營、資金及規劃,非常花費時間、體力及心力,也因為希望保留自己的味道,所以堅持親身參與監工。不過即便面臨困難,李家四口也勇於克服,李雨仰接著說道,當遇到困難時會齊聚一家人共同想辦法解決,有時候吸取長輩經驗,有時候則是年輕人提出想法。

渡對改造後外觀。照片/店家提供

另外,除了屋體的重建,李家四口對於餐點設計與食材挑選,也極其講究品質,每項餐點,例如烏魚米粉鍋、苦練花麵線及蔬菜海鮮煎餅等,都以在地食材製作,並親自到場選購,像是至布袋、東石魚市場競標,及挑選阿里山區的農作物。作為顧客的許品蓉女士表示,品嘗過後感到驚艷,認為在餐點製作上別有用心,也能夠從中品嘗出食材的新鮮度。

 

最後,李英哲補充道,從整修老屋一路到餐點的製作,只有兩個字「堅持」,對於自己熟悉的事物,則會更加有意念,希望將其做到最好。


渡對改造前。照片/店家提供


Comments


  • Line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A: 62249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T:(05)272-1001 分機 2411

M: Ted79501@nhu.edu.tw 郭助理

  • White Facebook Icon
  • White Twitter Icon
  • White Pinterest Icon
  • White Instagram Icon

 我不在教室,就在拍片路上!!

Copyright © 2018 NHU COMMUNI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南華大學傳播學系(所),請詳見使用規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