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樂樂

劉珮瑜樂善好施澆灌善種

發心助人 將飲料店營收回饋經濟弱勢孩子

【記者黃珮綺/南華大學報導】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生劉珮瑜,同時也是飲料店老闆,經常將店內營收用來支援附近國高中校園的經濟弱勢孩子,為其提供所需資助,舉凡飲料贊助或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出國比賽的旅費都由她一手包辦。


劉珮瑜起初的善舉源於自己為人母的心態,捨不得看到孩子們在求學過程中因為經濟上的弱勢、困難,與大好的求學機會失之交臂。為了踐行善事,也為了想從職業婦女的身分轉換,劉珮瑜報考了各式各樣的證照考試,驚人的是,她在2年內便一口氣拿到14張不同飲食的相關證照。當被問到考取這些證照的意義時,她表示,除了追求不斷成長、充實自我外,也想要透過準備這些證照時所習得的能力,烘焙各式各樣的小點心給社區孩子與長者們,為社區孩子和長者增添多樣生活色彩。


在事業上成功的劉珮瑜,不忘人生要活到老、學到老,於是決定回歸校園充實自己,除了身體力行的不斷考取證照、求學提升自我外,在事業上也實踐多角化經營,將原本經營的農田辣椒盈利用於飲料店的創業資金。劉珮瑜解釋道,起初從農業轉換到餐飲業的一大挑戰是—課業學習的時間不夠,同時盤讓的飲料店主僅用了3小時交接給她飲料店的相關知識。雖然轉換跑道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她很慶幸過去有考取餐飲相關證照經歷,這些努力的過程使她能更快上手。


擁有店面後,劉珮瑜對曾在辣椒田工作的孩子們,她期望自己能提供更穩定的雇用條件,逐步培訓他們成為飲料店的一份子。孩子們的存在成為劉珮瑜前進的動力,其中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她家小孩的同學因為經濟上困難,總是穿著一雙前緣破損的鞋子,她於心不忍於是雇用他來到自己店裡打工,並以此為契機教導孩子如何自力更生。


劉珮瑜說,與其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們如何釣魚。她救急不救窮,讓孩子明白只要今天你願意付出辛勞,永遠不用害怕在這世上沒有你的立足之地。後來劉珮瑜帶著孩子用第一個月所賺取的薪水,去買了一雙全新的新鞋。


劉珮瑜表示,就算孩子在未來離開了家鄉唸了大學,她仍然會心繫著他們,持續給予關心,她永遠是他們的靠山。相信當這些孩子往後離鄉遇見困難挫折時,會想起曾經有人在自己需要幫助時出現,並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能夠獨立、充滿自信地跨出往後人生的每一步。劉珮瑜贈予孩子們有形的金錢財富,以及無形的羈絆,這份禮物陪伴著他們成長茁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一顆顆「善」的種子正在發芽,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劉珮瑜與她的辣椒田合照。照片/劉珮瑜提供


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