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樂樂

孫國祥教學相長 榮獲校優良教師


帶領學生海外移地教學體驗社會教室 強調師生共學關係相互成長

【記者陳雅婷/南華大學報導】


長期致力於將課堂融入實務,讓學生體驗從「教室」到「社會教室」,同時強調讓南華學生們的教室放大到整個世界,學習不再侷限於課本的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的孫國祥教授,11月22日在111學年校優良教師評比中,代表社會科學院院優良教師,經過六輪激烈緊張的投票,最終獲得校優良教師。  成為大學教師之前,孫國祥在臺北念書時的工作就是在補習班教書,擔任過國中英文補習班、外交特考及研究所補習班的教師,後來也因此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大學教師。孫國祥從博士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任教,一教就教到現在,在南華任教的年資已達到23年,這還不包括博士畢業前的任教年資。  


孫國祥自認是存在感不高的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不倚老賣老,避免步上一些教學不努力,停滯不前老師的後路。對此,孫國祥還分享道,自己曾經遇見一位年長且快退休的教授,在拿到博士之後就沒有繼續發表論文,試想如果被這樣的教授指導的話,在他身上能夠學到什麼東西?因此,孫國祥不想成為自己學生時期討厭的師長樣態。  在教學中投入的重要活動,對孫國祥來說就是移地教學,是帶領南華大學學生們前往國外大學學習的計畫,至今已去了日本、越南及中國大陸。他分享道,這個計畫的目的就是讓南華大學學生們體驗到,不要受到教室的限制,出教室就不學習,真正做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 


孫國祥曾帶領同學前往廈門移地學習,五天裡分別拜會了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及廈門大學三所大學,他的做法是,將同學直接拉進課堂旁聽,而非請教授為同學們演講,因為他認為演講只是表面功夫,這樣的作法也讓廈門大學的教授在驚訝的同時,也覺得這是值得學習的。孫國祥認為可能是因為這些多元的活動,使他在這次的校優良教師評比中受到評審的青睞。


他也強調,自身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作法是應該與時俱進的,因應不同的狀況來變動教學的作法。  孫國祥指出,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應該是要共學,教師在教的同時也需要學,大學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同學想要學什麼,學校及老師就要開出什麼樣的課程,如果學校及老師開不出同學有興趣的課程,不僅會造成同學學不會、不快樂,老師也沒有辦法進步。這樣的教育環境不會有優異的同學,而這恰恰是台灣多數的大學辦不到的,所以孫國祥認為自己任教以來的心路歷程就是一直在與這樣的教育體制對抗。  談起好的教師應具備什麼特點,孫國祥表示,第一點「孜孜不倦的做研究」,如果成為老師就不做研究了,那就沒辦法達到第二點「良好的教學品質」及最後的「創新」。因為如果沒有新的東西來教導同學,這樣的老師就不會進步,也沒資格叫同學讀書,孫國祥認為自己能夠獲得這個獎項,應該是評審們也認同他這樣的教學理念。 


最後,孫國祥也勉勵想成為教師的同學及後輩們,只要願意保持熱衷學習的心,做到不只是為了上課才學,而是自己想學。孫國祥打趣說道,在課堂上如果發現老師教授的內容有誤,也可以直接吐槽老師,這樣不只能夠加深自身對課堂內容的印象,也能讓老師意識到教學的問題,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優秀教師及學生。


▲孫國祥教授。攝影/侯宇辰

63 次查看0 則留言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