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樂樂

戴東清大作付梓 揭示台灣生存之道

發表《認清與化解限制台灣發展的五大矛盾》新書持續關注兩岸關係走向

【記者許育甄/南華大學報導】


多年來秉持專業素養,持續關注兩岸關係及未來走向的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戴東清教授,近年來已出版數本專書,11月17日再度出版新作—《認清與化解限制台灣發展的五大矛盾》。戴東清指出,「政治與憲法」、「政治與經貿」、「政治與軍事」、「統一與不統及獨立」,以及「全球化與本土化」,是台灣永續發展路上五大難題,並分享了他撰寫此書的因緣及目的。

 

針對台灣現況,戴東清憂心忡忡地表示,台灣擁有相當優越的條件,過去曾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高雄更是世界第三大商港,然而30年過去,今不如昔,高雄排名退至近20名。他補充道,若台灣繼續將焦點過度聚焦在政治、意識形態,而非經濟發展,台灣的競爭優勢將逐漸消失。戴東清坦露心聲,他多年來堅持創作出書,憂國憂民,便是期望透過文字使大眾認清並突破台灣目前的困境。

 

戴東清在新書中指出,限制台灣發展的首要矛盾即是—「政治與憲法」,憲法原本是在中國大陸制定,但隨著國民政府遷移來台後,就變得不再適用,無奈修憲難度高,且缺乏凍結憲法額外制定基本法的條件,導致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一直處於既不承認主權,又不否認實權的模糊狀態,使憲法所述與實際運作不相容。

 

第二個是「政治與經貿的矛盾」,戴東清試著從經濟層面解釋,台灣對中國有極高的依賴,必須維持雙方的友好關係,否則若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戰,資訊科技產業以外的傳統產業受到的影響恐怕非同小可。戴東清說道,台灣向中國進出口曾經高達43%,對全世界貿易順差大約為600億美元,但對大陸貿易順差是1,500億,由此可見台灣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儘管台灣曾試行新南向政策,但實施成效並不理想,實施前佔比為39%,實施後反倒增加了3~4%。

第三個矛盾為「政治與軍事」,戴東清說明,20年前台灣海、空軍軍事訓練時數是3年,而陸軍軍事訓練時數則為2年,相較之下,近年軍事訓練時數明顯縮短。談到與大陸處於敵對關係該如何應對,戴東清釋疑,良好的國防不僅要具備武器裝備,更要培養人民的軍事素養,以保持對抗意志。

 

第四個矛盾是「統一與不統及獨立」,戴東清闡釋道,目前的憲法立場仍為一個中國,然修憲門檻高、程序又繁複—除了需立法院同意外,還需公民投票同意過半—如今各黨皆不願統一,與憲法相互矛盾。對此,戴東清呼籲,應對憲法進行檢討,釐清台灣與中國的法律地位。


最後一個矛盾為「全球化與本土化」,戴東清語重心長地說道,在全球化時代,教育應該讓學生有國際移動力,而不是只為達到政治上的目的,然而台灣過度強調本土化,將影響學生對國際事務的理解。戴東清提醒,台灣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其實很需要全球化,才能有更多資源進來,如果只是為本土化而本土化,容易限縮學生的思考能力。他再次呼籲,在全球化時代,台灣應當順應潮流,讓寶島更具國際競爭力。

 

當被問到之後是否有意撰寫下一本書,戴東清答道,他將持續關注兩岸未來發展,未來著作將聚焦於對政策的檢討與批判,以及內部因素的分析。戴東清進一步解釋,自1979年中國提出和平統一以來,40多年來政策仍未實現,台灣民心與大陸漸行漸遠。為何台灣民心會與中國背道而馳,他總結原因有三:一、美國干預;二、中國政策失敗;三、台灣內部因素。

 

戴東清期望透過《認清與化解限制台灣發展的五大矛盾》一書,呼籲台灣社會正視現實,理解矛盾所帶來的影響,並尋求解決之道。他強調,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認為台灣必須擁有紮實的經濟實力,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屹立不搖。


▲戴東清教授與著作《認清與化解限制台灣發展的五大矛盾》合照。攝影/張桓陌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