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朴子市百年老布行 見證布業興衰

  • 作家相片: 王琳博
    王琳博
  • 2022年8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2年10月19日

美都呢絨行布行歷經兩代傳承保存珍貴布料及器具至今

【記者黃澤品、胡品嘉/嘉義縣朴子市報導】

梁耀輝與妻子見證朴子市布行百年興衰 攝影/胡品嘉

位於嘉義縣朴子市老街開元路的美都呢絨行,擁有將近百年歷史,現今由第二代傳人梁耀輝經營,店內目前還保有許多珍貴的布料與具有歷史性的裁縫車、裁縫剪刀等,見證布行產業的百年興衰。


梁耀輝表示,父親當時10幾歲就開始運布販賣,前往台北買貨再載到朴子販售,輪到自己接班時,並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因為父親已經把大部份基礎都奠定好了,接手的過程很順利。


 梁耀輝分享道,在當時大環境下要賺錢的訣竅就是要會買貨和賣貨,在選布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準則,因為想跟別人不一樣、想做出市場區隔,所以自己常去台北迪化街、貴德街等地方挑貨,選取的布料大多來自海外國家例如日本、法國等,在日治時代,有時一塊好布的價格抵得上公務員一個月薪水甚至還要多。


 以前有錢人的掌上明珠要出嫁,很多都會到布行添置一匹高級布料作為嫁妝,還有地方仕紳來訂做衣服,但是成衣的興起逐漸取代傳統布行,服飾店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且因為機器大量產製,壓低了成本,使得價格具競爭力,傳統布行漸漸沒落,目前店仍開著,但已沒有再販售。


 目前梁耀輝已經退休,也沒有將事業傳承給自己的小孩,因為布行已經衰落且賺不到錢,假如哪天店收了,就把貨退回去,無法退的就把布給分享給有需要民眾,但仍然會把店面留著,讓更多人了解布行的故事。


 目前布行業轉型都面臨困難,像台北迪化街永樂市場,都承做學生手工藝、手帕等,常常顧客上門也只買一、兩尺而已,店家生意門可羅雀,苦不堪言,最後也只能無奈地把店面收起來。美都呢絨行現在還保留許多之前的器具,例如材裁縫車、剪刀等,裁縫車就有近百年歷史,是梁耀輝岳母留下來的,剪刀是日本製東鋏庄三郎,當時特殊的剪刀現在也都買不到,這把剪刀可說是見證了布行歷史的興衰。


 朴子市有相當有名的刺繡文化,以前都做門簾、枕頭套、戲服等,梁耀輝說到,他們店內都是做衣服,沒有刺繡服務,朴子現在也只有一家店在營業而已,且專門做宮廟生意。

退休的梁耀輝說道,目前店內仍展示許多布料,把店面當作會客室,將布行的故事流傳下去,遇到有需要的人,都會出手相助,別人頒發感謝狀他淡然處之,因為他認為「為善不欲人知」,現在只想過平凡的生活,保留著布行與顧客的回憶。

具有歷史性的裁縫剪刀 攝影/胡品嘉

Comments


  • Line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A: 62249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T:(05)272-1001 分機 2411

M: Ted79501@nhu.edu.tw 郭助理

  • White Facebook Icon
  • White Twitter Icon
  • White Pinterest Icon
  • White Instagram Icon

 我不在教室,就在拍片路上!!

Copyright © 2018 NHU COMMUNI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南華大學傳播學系(所),請詳見使用規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