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樂樂

李燕華書+家個展 創造不同時空對話

從書計畫、家計畫延伸 建立文學藝術和家的橋樑

【記者吳承育/嘉義市報導】


國際知名藝術家李燕華於9月12日至11月12日,在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了「書+家計畫」展覽。「書計畫」始於2006年,是李燕華周遊列國探索藝術和創作的文字創作;「家計畫」是「書計畫」的延伸,主要透過繪畫和雕塑等圖像表達;而此次個展則是以點、線、面的組合呈現時空對話。


李燕華遊歷各地時,深刻體會到「家」和「文學」之間的聯繫,因此「書計畫」誕生了。她對書法和詩詞情有獨鍾,並大膽地將它們融入創作中,巧妙地結合文字、詩意等抽象和平面元素,創造出層次豐富的藝術作品。李燕華年少時經常在圖書館翻閱古書籍,沉浸於文字的世界,探求語言中蘊含的文化多樣性,她形容自己像「遊牧民族」,為追尋文化珍寶,跨足全球。


李燕華在書籍的每一頁,都以她對該文字的理解繪製了小圖。她說明,其實這正是本次展覽—「頁頁之間」的涵義,所有人都可以試著以個人對該著作的理解,延伸出不同層面的解釋,賦予它新的概念和意義。


「家計畫」則深入探討「家」的概念,李燕華邀請觀賞者思考「家」在他們生活中的真正意義。對李燕華而言,家不一定是指建築物,也可以是友情的羈絆或共同經歷的溫情,「家」是一種概念,廣義來看,文字的家即是書,皮頁、紙面保護著一個個小黑字,人們需要打開、翻閱才能閱讀書籍。


李燕華表示,每項創作都象徵著她旅程的一個篇章,她的目標並不是創造受市場歡迎的作品,而是希望引起觀賞者的共鳴,提供不同的生活觀點,觀賞者可以透過作品聯想到一戰的場景,或感受到古老書籍的文化之美。李燕華特別喜愛舊書籍,因此選擇以一戰至二戰期間的書籍作為創作媒介。


她將舊書籍比喻成「無名的寶藏」,因為在智慧型手機和電子書未普及的時代,能否找到舊詩集、古書籍都取決於緣分。而每本書都承載著該作者一生的知識、能量,她強調,如果不主動尋找,也許一輩子都很難遇見這些寶藏,更別提要以書籍為創作媒介了。

通過創作,李燕華反覆釐清自己的思緒,她視自我探索為藝術之旅的最終獎賞,並且深信每個人都是一本獨特的書,每本書都是承載知識和力量的容器。她的每一筆和構圖都蘊藏一個故事,儘管並非所有人都能充分欣賞或理解其中的深度。


最後,李燕華成功建立了文學、藝術和家之間的橋樑,並誠摯邀請您一同參與這場跨越時空的變革之旅。


▲李燕華在展區前留影。照片╱李燕華提供

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